活动现场,机关党员干部听从植树辅导员的指导,分工协作,每3-4人为一组,领取树苗和植树工具,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浇水培土,合力栽下一棵棵紫花风铃木,放眼望去,一排排树苗迎风挺立,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而舞渔灯的传统在派潭镇双合寮村的肖氏宗族也有300年的历史了,相传,迁居至派潭镇的肖氏村庄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旱灾,造成瘟疫流行、作物失收,村民们生命垂危。我负责舞渔灯活动都二十多年了,这场最大最热闹,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我们村舞渔灯这个非遗活动能走出村,走出镇,走到外面的世界去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活动,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双合寮村广场舞队用《喜乐年华》热闹开场,红色主题的服饰红红火火,灵动欢腾的舞蹈喜气洋洋,让在场的观众们都能感受到派潭双合寮村村民和美乡村生活的和和美美、蒸蒸日上。渔灯队伍长龙逶迤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智慧与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情感寄托,传达着辞旧迎新、吉祥如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美好祝愿。很多群众通过村晚的舞台了解到舞渔灯的习俗。派潭村晚至今已举办了第十六场了,而双合寮村这一场却是推陈出新,依旧是文化之盛事,依旧是一场一特色,依旧是立足村镇传承非遗文化,新的是古老的渔灯一跃成为村晚的主角,新的是节目少而演员最多,新的是将一村传统变为千人共祈福。陈先生说道:我们是冲着今晚大型舞渔灯巡游过来的,500条渔灯在夜晚亮灯,场面很震撼,现场非常热闹,年味很浓,氛围特别热烈。
【记者】陈静 【通讯员】赖晓婷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陈志深。辛弃疾词中所描绘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盛景能通过派潭村晚在双合寮村化成了眼见所得的实景展现在大众面前,真可谓是非遗所至之处尽显东方美学。细化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
坚持农民唱主角,鼓励支持基层和农民群众自主举办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以长江流域为重点的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智能设施应用。研究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健全智慧农业标准体系,推动建立检验检测、应用效果评价和统计监测制度。
(十九)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养殖场户建设和改造提升粪污处理设施。
(三十五)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畜禽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制定全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稳定养殖水面空间。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遴选一批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及基地。
2024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来了。实施好特别国债高标准农田等建设项目,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年度任务。实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扩大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启动小麦单产提升行动。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支持开展特色种质资源收集普查,筛选一批性状优良的特色品种。推动建设一批县域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促进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
(二)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推动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建设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集成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措施。
推进种养结合促进中循环。力争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并形成阶段性成果,推进土壤资源库建设。支持资源有支撑、发展有基础的帮扶产业,加快补上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升级田头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促进加工增值。将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份,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优化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
以县为单位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合理安排建设优先序。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
(四)推进现代渔业发展。推动建设一批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促进海峡两岸农业农村融合发展。
突出应用导向,统筹推进前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端技术模式集成、后端适用技术推广,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绿色高效品种机具,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粮畜菌果等生态种养。
推动农药减量化,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发展。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具备条件的推进厕所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一并管护。
实施天然橡胶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探索推广应用智能割胶机械,加快天然橡胶老旧胶园更新改造,建设特种胶园。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建设南繁硅谷、黑龙江大豆等国家级种业基地,新遴选一批制种大县、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畜禽核心育种场。
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稳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
实施欠发达国有农场巩固提升行动。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建设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修订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发挥乡村振兴基金作用,引导地方利用好农投公司等平台,有序扩大农业农村投资。督促地方稳定用地、环保、贷款等基础性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创建,常态化开展执法练兵,开展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
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二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用好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确保黄淮海、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等适宜地区推广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服务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
持续建设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打造农业科技强县样板。【来源】农业农村部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谢晓莉。